7月16日,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发表讲话股票配资在线导航,这是伊以冲突后他第二次公开露面,直接抛出火药味十足的指控。他把以色列定性为“毒瘤”,美国则是“共犯”。他宣称伊朗对美军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的导弹袭击是一次“精准而毁灭性的打击”,还暗示一旦新闻审查解除,你们就会看清我们对美军基地造成了多么严重的破坏。
然而,回溯6月23日伊朗那次“复仇打击”,卡塔尔官方第一时间确认:所有导弹均被防空系统拦截,基地毫发无损,零伤亡。更讽刺的是,伊朗动手前还特意通知了卡塔尔,美方更是提前收到风声——这分明是一场心照不宣的“表演式报复”。哈梅内伊如今却吹嘘战果,实在可笑。
而伊朗真正吃到的苦头,至今还在冒烟。美军7架B-2轰炸机用14枚钻地弹精准摧毁伊朗福尔道、纳坦兹、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,美国调查记者西摩·赫什爆料,这次打击虽未彻底废掉伊朗核计划,却至少让它倒退数年。哈梅内伊嘴上喊着“还能给美国更沉重的打击”,但核设施废墟都没清理干净,这番狠话听着实在气虚。
反倒是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说了实在话。他公开喊话美国:“别被内塔尼亚胡拖进不属于你们的战争!”直言以色列曾试图暗杀他,搅乱谈判进程。他甚至留了谈判余地:“只要重建信任,伊朗愿意谈。”可哈梅内伊的讲话完全绕开这些务实信号,只顾挥舞“反美反以”大旗。领袖和总统的调子一高一低,暴露了伊朗决策层的分裂与摇摆。
压向伊朗的真正重锤是美国的“最后通牒”:8月底前若达不成核协议,严厉制裁即刻落下。伊朗嘴上硬气,但时间不等人。哈梅内伊把“美以必须负责”挂在嘴边,又吹嘘筹码在手,可当自家核设施成了弹坑、经济命脉悬于制裁刀刃上时,这些“筹码”轻得像纸牌,每说一句话,就漏一个底。
天创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